首页 > 政策法规 > “生态文明”发展观要求对农业政策调整的要求

“生态文明”发展观要求对农业政策调整的要求

时间: 2015-07-20 来源:中国苗木采购网

正是由于片面照搬少数大农场国家经验,缺乏对农业现代化的教训和局限性的深刻分析,更缺乏对中国大多数地区小农经济农业的弱势地位和潜在危机的真正理解,才导致了中国无论是1950年代追求苏联大农场(集体农庄)模式,还是1990年代追求美国大农场模式,都一度造成农业严重的不可持续,甚至已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却仍南辕北辙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粮猪型”小农家庭以农为主的综合生产,农户种田兼养禽畜的同时开展家庭工副业,由于生产过程与自然合一,本来就是“种养结合”生态化的有机农业模式——小型农户经济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有机物,包括厨余和墙土都实现“资源生态化”利用[4],由此在村社内部自然形成一个人、禽畜、作物之间简单的、不必依赖外界输入也可大体维持能量均衡的生态循环。传统小农家庭内部化不计算劳动力成本的投入机制,使传统农业能够在交易成本最低的同时实现综合正外部性最大化,根本不产生现代化种植和规模化养殖对土壤、水体、大气的环境立体交叉污染和食品不安全等严重的负外部性问题。

尤其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随着1992年市场经济新体制确立之后农民打工收入所占比重提高到绝对比重以上,以前隐含在农产品中、因劳动力大量剩余而极度压低的农业劳动力价格,因得以与外出打工者的工资相对照而显化,随即导致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上升,于是,越多使用劳动力的有机农业就越缺乏市场竞争优势;而大量资本密集型生产要素的投入,则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的化学化程度,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的负外部性!

迄今,对于农业外部性问题,世界上仍未见单靠市场机制就有效解决的先例——无论是“现代化农业”的负外部性,还是传统有机小农的正外部性,都很难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形成的农产品价格中反映出来

更何况,在我国人口资源压力的约束下,市场不但无法内部化处理上述负外部性问题,还因“劣币驱逐良币”而将这种负外部性进一步放大。正如世界银行以农业为主题的《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所指出的,近几十年来全世界集约型农业的加速发展虽然提高了粮食产量,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传统农业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亟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此外,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依靠农业增加收入,农民在政府引导或者自发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向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加之耕地大量被征占,中国粮棉油等农业主产品进口量大幅增加,粮食安全问题随之愈益受到挑战。而任何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问题都是高度敏感的,2006-07年的全球粮食危机中,几个粮食价格增长最快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度、俄罗斯、中国,都是人口大国。愈益依靠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也就愈益造成农业主产品价格及其连带投入品价格的“天花板封顶”机制——国际大农场产品价格成为天花板价格并使得大农场国家天然占有定价权。

分享到:
共执行 90 个查询,用时 0.020130 秒,在线 13 人,Gzip 已启用,占用内存 6.615 MB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
温馨提示

关闭
温馨提示

关闭
您尚未登录

用户登陆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